众筹建山河大学山河四省,到底有多难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s://blog.csdn.net/abc123_____abc/article/details/120309859

山河大学火了,一群考不上大学的人,在网上众筹了一所大学,教育部还专门回应。一所虚拟高校,它背后的山河四省,你知道到底有多难吗。它们的惨,不只是教育资源匮乏。

山河大学的诞生,原本是网友的一次玩梗,山,山东山西,河,河南河北,三亿人口,却只有2所,4所。其中一所,河北工程大学,还不在河北,在天津。

于是,四省万考生一合计,每人出一千,众筹三十多亿元,在四省交界地带,打造一所综合性大学,连校训、校徽、招生简章都有了。

山河大学的横空出世,道尽了四省考生的无尽悲凉。他们不是不努力,却因为缺少好大学,只能地狱级地升学通关,也因为缺少好大学,大量学子远赴他乡,人才流失。教育部回应,支持中西部人口大省,扩大高等教育资源规模,千万考生的呼声,终于被听到了。

但教育问题,本质上是经济问题,山河四省,缺的只是好大学吗,答案是否定的。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在今年年初,山河四省的概念火了,它们被网友戏称为,“冤种四兄弟”,四省网友调侃说,签订了“互不嘲讽条约”。

在中国的地理版图上,山河四省,是一个特殊的区域,这里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山东的菜,山西的媒,河南的粮,河北的铁。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有千千万万世代耕作的农民,他们生产粮食和蔬菜,供养全国。

以河南为例,它用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十分之一的粮食。作为高考人数第一大省,河南却凑不出一所。

比起教育资源的贫乏,山河四省的经济发展,更是一部悲情的史诗。因为战争动荡,因为资源诅咒,因为观念问题,千里沃野的华夏发祥地,在近代经济浪潮中,严重掉队了。

丰富的矿产资源,成了一种诅咒,一种转型负担。

过去二十年,它们的人均GDP,无一例外都在下滑。最惨的河北,从第12位,掉到了接近垫底。经济总量第三的山东,人均GDP,也排在十名开外。

没有好大学,没有好产业,四省的小镇做题家,从考上外地大学开始,就注定了要漂泊异乡。

经济上失语的山河四省,在网络上,似乎也失去了话语权。如今,提到这些省份,与之关联的大多是负面标签。比如河南人偷井盖,山东人大男子主义,爱考编,山西盛产煤老板、暴发户,至于河北,因为缺少存在感,甚至成了小透明。

山河四省的辛酸,本质上,是发展不均衡的结果,是贡献和回报不对等的结果。

不是经济的领头雁,但在国家战略版图上,却不可或缺,这就是山河四省。

经济发展,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山河四省,首先需要打破封闭的思维。但与此同时,它们的难,也应该被听见被看见。对四省人民,我们也不妨少一些偏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jiagouwu.net/xhbydyy/112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