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图有真相颈部淋巴结的分区解析

医脉通导读头颈部鳞癌占全身肿瘤的5%。头颈部原发恶性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对预后很重要。头颈部鳞癌中,淋巴结越大,包膜外侵犯的机会越大。约50%的转移淋巴结大小为2~3cm。大于3cm的淋巴结中,75%发生包膜外侵犯。无论原发灶大小,单个同侧淋巴结转移降低生存率50%,对侧再降低50%。包膜外侵犯提示治疗效果不好,生存率降低50%。Ⅳ区、Ⅴ区的淋巴结转移预后差。淋巴结病变的诊断标准(一)淋巴结病变的诊断标准单个淋巴结增大,直径1.0cm;淋巴结边界不清;多发淋巴结,直径6~15mm;淋巴结与邻近软组织边界模糊;中央低密度(表1和表2)。

表1

表2

(二)颈部淋巴结分区目前,影像学为基础的头颈部淋巴结分区。80%头颈部恶性肿瘤治疗前均行MR、CT检查;影像学检查能够发现临床上静止的淋巴结;影像学能够清晰地显示淋巴结的解剖学界限。分为7区(图1):

图1

Ⅰ区:双侧颌下腺后缘之前(图2)。

图2:女性,45岁,淋巴瘤。显示双侧腮腺区、左侧咽后区淋巴结增大,病变无融合倾向。

Ⅱ区:双侧颌下腺后缘之后至双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之前。下颌骨下缘至舌骨体水平。ⅡA区:双侧颈静脉周围(图3和图4)。

图3女性,45岁,淋巴瘤。(A)黑箭显示双侧IB区淋巴结,白箭显示ⅡA区淋巴结。(B)白箭显示ⅠA区淋巴结,黑箭显示左侧Ⅴ区淋巴结。

图4女性,56岁,箭头显示右侧颈部ⅡA区转移性低分化癌。

ⅡB区:双侧颈静脉后方(图5)。

图5女性,45岁,淋巴瘤。黑箭显示双侧ⅡB区淋巴结。

Ⅲ区:双侧颌下腺后缘之后至双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之前。

舌骨体水平至环状软骨之间(图6)。

图6显示左侧Ⅲ区颈部淋巴结转移。

Ⅳ区:双侧颌下腺后缘之后至双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之前。

环状软骨至胸骨柄上缘之间(图7)。

图7淋巴瘤。箭头显示右侧Ⅳ区,左侧Ⅴ区淋巴结增大。

Ⅴ区:双侧胸锁乳突肌后缘以后的颈部区域(图7)和(图8)。

图8淋巴瘤。黑箭显示双侧锁骨上窝淋巴结增大。

ⅤA区:环状软骨水平以上。

ⅤB区:环状软骨水平以下。Ⅵ区:双侧颈静脉内侧,靠近气管、甲状腺。Ⅶ区:上纵膈淋巴结。(三)淋巴结引流Ⅰ区:口腔前部、嘴唇、鼻窦。Ⅱ区:口腔后部、鼻咽、口咽、声门上区、腮腺。Ⅲ区:声门、声门下、下咽。Ⅳ区:声门下、甲状腺、颈部食管、舌前部。Ⅴ区:鼻咽、颈部皮肤及枕部。相关阅读1.[临床干货]食管癌病理精华多图大盘点2.[一文读懂]胰腺肿瘤TNM分期完整解析

本文内容节选自《头颈肿瘤学及手术修复》,由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医脉通已获得出版社授权。欲了解更多内容,欢迎阅读原版书籍。

书籍信息

年第五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经典、权威——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

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

精装四色铜版纸印刷,页

原价:.00元

限时优惠价:元+包邮

购买《头颈肿瘤学及手术修复》,可以点击左下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jiagouwu.net/bydzzhzlff/9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