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这一重要论述凸显了科技创新的深远意义,也对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云南科技创新与时俱进,优秀成果不断产出,今“科技彩云南”择优推介,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并形成生产力鼓与呼。
主要完成单位:昆明医院
主要完成人员:杨亚英,赵卫,韩丹,何波,李青青,郑凌琳,杨泠
奖励级别:年度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项目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全身淋巴结丰富,病因多样,不同性质淋巴结病变治疗方案及预后不一。影像检查中CT扫描是诊断淋巴结病变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常规CT形态学指标对淋巴结病变鉴别困难。因此,本团队从影像诊断及技术同时入手,历时近12年,不断探索和潜心研究,发现:1.DSCT灌注成像中的各项灌注参数值及TDC曲线有助于淋巴结定性诊断。2.用DSCT双能量低剂量技术对颈部淋巴结扫描,通过低管电流联合SAFIRE重建及虚拟平扫技术结合SAFIRE迭代重建,均可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同时,降低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体现了对患者的关爱。3.与常规CT相比,DSCT双能量碘图及能谱成像技术对颈部及腹部淋巴结显示出更高的鉴别诊断价值。其中,碘浓度可间接显示淋巴结血供程度,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对不同分化程度鳞癌转移淋巴结、良恶性淋巴结有较大鉴别价值,且标准化碘浓度诊断效能较高。分析淋巴结动脉期及实质期能谱曲线斜率,有助于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坏死性鳞癌转移淋巴结、淋巴结结核、反应性增生淋巴结及结直肠癌转移淋巴结的鉴别。以上研究成果推医院,提高了淋巴结病变影像诊断能力,降低了受检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得到临床及患者的信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TDC曲线形态分布
动、静脉期炎症性肠病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与结直肠癌转移性淋巴结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对比
鳞癌转移淋巴结与
淋巴结结核坏死区能谱衰减曲线
联系人:杨亚英联系
奖励办
省科技厅宣教中心
值班编辑:曾汀
值班校对:陈宇珩
审核:张恒荣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