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全面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白癜风的费用 https://m.39.net/disease/a_5599614.html

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是唯物主义。唯物主义有很多流派,包括古代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他们虽然对认可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但是对物质的理解却存在不同。理解它们对物质定义的区别才能彻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是与辩证法相联系的,但这种联系是朴素的。它们把“物质”仅仅理解成某一种中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号称“哲学始于泰勒斯”的泰勒斯认为“万物是由水做成的”;阿那克西美尼说“构成万物的基质的是气”;

近代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或叫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虽然力图运用、概括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这是其超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地方。但它在发展中变得片面了。把哲学的物质概念同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混为一谈,把物质等同于原子。这种以原子论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世界,把人类社会和人的实践活动排斥在外。因而是一种抽象的、不彻底的唯物主义,一旦进入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则对“物质”这一概念进行了抽象,并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物质世界及其变化。所谓抽象就是把把物质定义为“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从字面上可以理解成“物质”就是“客观实在”。很多人不理解,物质怎么是客观实在呢?事实上,这个“客观实在”是马克思主义对“物质”概念的抽象,即所有物质都具有的特征。我们都知道,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物质概念的内涵,其外延就是客观实在的世界。在同不同的语境里,物质概念的意思会有所侧重,有时侧重于客观实在,有时侧重于具体的物质。比如当我们讲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时候,这个时候侧重的是“客观实在”,当在具体阐述某一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指具体的物质。这些物质即可以指那些我们平常所说的物质,也可指任何客观实在的东西。

举个例子,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这样说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但这个物质生活条件,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自然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物质的,我们好理解,但是物质生产方式是指众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这个生产方式怎么就是物质的呢?其实分开来看就好理解了。生产力就是生产能力,人们的生产能力是客观实在的,以生产工具为代表,包括青铜器、铁制工具、机械、电力等。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看上去有点“虚”,但实际上也是客观实在的。比如如果你用一头去耕地,需要一个人、一头掉,加上一个耕地的工具。但如果没有牛,只用人去耕同样的地,就需要配备很多个人。另外,这个去耕地的人是谁,和牛归谁所有有很大关系。对牛有所有权的人可以不耕地或少耕地,而没有牛的人就付出额外的劳动。这些显然都是客观实在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jiagouwu.net/bydzzhzlff/112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