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着多年的农耕历史,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农民热爱自己的土地,千百年来辛勤耕耘,养活了自己奉献着社会,以仅仅相当于7%世界耕地养活了几乎5分之1的人口,所以中国农民是了不起的,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收入较高。现在70、80后不愿种地90后不会种地甚至对土地陌生,现有的的农业劳动者多是老人和妇女,整体文化水平较弱不符合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需要,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的问题成了农业现代化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关键问题。所以新型职业农民应时而生,将成为农业生产和发展的主力军,是新时代科技农民的新名片。一、型职业农民的概念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以农业生产、经营、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经济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二、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1、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2、全职务农,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3、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对生态、环境、社会号后人承担责任。4、具有“能创业”的特点。5、具有较大经营规模,具有较高收入。6、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三、新型职业农民素质要求1、要有新观念主体观念、开拓创新观念、法律观念、诚信观念等。2、要有新素质科技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3、要有新能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能力、农村工业化能力、合作组织能力、特色农业能力等。四、新型职业农民的分类1、生产技能型;生产型职业农民掌握一定的农业生产技术,有较丰富的农业生产经验,直接从事园艺、现货食品、经济作物、创汇等附加值较高的农业生产的群体。2、社会服务型;服务型职业农民掌握一定农业服务技能,并服务于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群体。3、经营管理型;经营型职业农民有资金或技术,掌握农业生产技术,要较强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经验,主要从事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工作的群体。在新时期农业供给侧改革深化,土地流转,农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三农可持续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激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符合新时代三农发展需求。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jiagouwu.net/bydzzhzlff/11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