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随着耕地保护方面的措施越来越多,一些村民也开始区分耕地的使用性质和用途。并且也会详细了解每一块地块的类型,尤其是在那些没有公示农田规划图和设立公示牌的地方,农民也是分不清楚地块的性质和用途,到底是一般耕地还是基本农田。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解说一下相关的问题。
问题一:水浇地是一般耕地还是基本农田
1、什么是水浇地:水浇地是一种四季都有水源灌溉的耕地,也就是说;这类耕地附近有充足的水源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和旱地相对比,种植条件相对好一些。
2、水浇地属于一般耕地还是基本农田:水浇地属于什么类型的耕地,具体要看当地是怎么规划的。在一个地方,如果规划的水浇地主要是用于农产品种植的,那么就是一般耕地;如果水浇地是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的并依法受到保护的情况下,那么就属于基本农田。
3、怎么区分:如果水浇地是各地依法划定的基本农田,一般都会在周边公示基本农田的规划图,并按照统一上报的图纸规划设立公示牌,写明详细的位置、四至、面积和编号等信息,村民可以实地查看。如果想了解更详细的信息,可以向村委会询问。因为每个村都会有相关的存档。
问题二:高标准农田建设从哪类农田改成
1、高标准农田是什么:高标准农田是我国在现有耕地上进行改造升级的一类优质农田。具有“高质量、高产能、抗灾防灾能力强等优势”。而对于高标准农田的用途原则上只用于粮食生产,是我国重点保护的农田。
2、高标准农田优先从哪些地块进行升级改造:根据文件《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年)》和《关于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所部署的工作安排,在规划期内,我国也会逐步把现有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而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地块会优先从各地依法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进行改造升级。以此来确保我国的粮食生产安全,保障产能,解决十四亿人的吃饭问题。
总之,随着乡村振兴用地政策指南的出台,关于耕地的类型和使用也基本明确了用途。无论是一般耕地还是高标准农田、基本农田都是受到保护的农用地。
在用途这方面也区分了优先序。并且也会在落实耕地保护政策的同时,严格控制耕地转为林地、园地。所以,大家在使用耕地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分类型和用途,不要随意改变性质,破坏耕作层。
好了,以上就是我为大家解答的问题,对此,大家怎么看?你知道怎么区分了吗?一起说说吧。
#搜索话题全勤挑战赛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