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户:怎么知道我种的地是不是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到底有什么区别?
专家:要想知道自家种的地是不是永久基本农田,办法有三个。
首先,相关部门一般会对基本农田承包户签订责任书,如果签了责任书确定面积责任域,就属于基本农田。
其次,可以查看附近是否有树立的基本农田保护碑,碑上的图表明基本农田范围。
第三,可以到当地镇街或当地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查询。
我们国家对于耕地的保护是很严格的,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耕地可以种粮食,可以种棉花,还可以种油、糖、蔬菜等农产品,也可以用于饲草饲料生产。
对于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比耕地是更加严格的,永久基本农田只能用于粮食作物的生产。
2、农户:我听村支书说村东那片地属于永久基本农田,是啥意思?
专家:简单来说,永久基本农田就是国家实施专门特殊保护的农田,它主要是用于粮食生产。要想要中国人都吃得饱,那就要保证永久基本农田不去用做别的用途,比如说严禁发展林果业、严禁挖塘养鱼、严禁种植苗木、草皮等植物、严禁挖湖造景、建设绿化带等。
3、农户:什么是耕地保护“两平衡一冻结”制度?
专家:加强耕地用途管控,确保“农田就是农田”,是贯彻落实新形势下国家耕地保护政策的具体体现。管好用好耕地,始终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工作。
那么,如何使之有效落实呢?当前,最核心的举措是落实“两平衡一冻结”制度。所谓“两平衡”,是指建设占用耕地实行占补平衡,占补平衡要达到数量相等、质量相当;农业结构调整使用耕地实行进出平衡,农业结构调整把耕地调整为其他农用地的,相应要调整回来同等数量的优质耕地。所谓“一冻结”,是指一经发现违法占用耕地,在补充耕地储备库里冻结违法用地地区储备的补充耕地,堵住违法建设占用耕地造成耕地减少的漏洞。
此外,我们国家按照“国家管总量、省级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要求,建立分级负责、职责明确、监管有力的占补平衡责任落实机制。严格控制跨省域补充耕地规模,从严规范省域内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管理,将补充耕地指标调剂统一纳入省级管理平台,坚决纠正和防范利益驱动下单纯追求补充耕地指标、不顾立地条件强行补充的行为。
4、农户:啥是18亿亩耕地红线?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指的是什么?
专家:耕地红线就是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最少面积。18亿亩是国家研究科学计算出来的,从提出到今年已经17年了,是保持我国粮食安全稳定的耕地总数。耕地少了这个数,国家粮食就不够吃了。
民以食为天,粮以地为本。我国人口众多,解决好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我国耕地家底并不丰厚,年底全国耕地总量19.14亿亩,仅占世界9%,且质量总体不高,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加强耕地保护对保障粮食安全这一“头等大事”的极端重要性。
非农化是指在耕地上从事非农业活动。如违反占用耕地绿化造林、挖湖造景等。非粮化是指农民将耕地用于非粮食农作物种植。如耕地转为林地、园地等其他类型农用地。
5、农户:在优化耕地布局过程中,能尊重咱们农民的意愿吗?
专家:能。我们国家在优化耕地布局和整改复耕过程中,坚持既要依法依规,又要实事求是。要充分考虑当地自然地理、农业生产条件,坚持大稳定、小调整,统筹优化农用地布局。要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种植作物生长周期、市场状况等,充分考虑耕地恢复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科学制定计划,合理把握节奏,分类、分区稳妥推进。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给予经济补偿,并留出一定过渡期,坚决杜绝“简单化”“一刀切”。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刘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