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票后续对话城西街道干群众工作就要敢

01:08“一天接了好多个兄弟镇街的电话,市领导也专程过来做了调研,大家对‘地票’的做法都很感兴趣。”8月5日晚,南方+率先报道了江城区城西街道通过推行“地票”,(阅读链接:“地票”换来“赞成票”!阳江这个街道创新方法巧解破旧泥砖房整治难题)有效推动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巧解了土地归属和补偿标准等不确定性难题,极大地增强了村民的信任感和配合度。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地票”政策的前因后果,南方+特别邀请了该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街道和村干部,进行了一次深度访谈,嘉宾分别为:许文霆城西街道党工委书记梁春泉城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远超城西街道第一埒村党总支部书记阮重强城西街道那西村党总支部副书记Q1:能介绍一下“地票制”是从何而来的吗?梁春泉:去年4月中旬,区委组织部组织安排我们到梅州考察学习。我带领街道各村党组织负责同志一起前往学习交流。我们在参观梅县区发展经验的时候,看到当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做得比较好,我们很多村支书就问他们具体怎么搞“三清三拆”,当地村支书说他们有手段、有办法,并介绍了他们正在实施的“地票制”,说这个能打消群众的顾虑。我当时分管组织人事和党建工作,对这方面工作还没有深入了解,但觉得这个方法非常好。到今年,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对危旧房进行整治,便重新将这个任务提上重要议程。工作开展后,我们进行了排查,发现街道还有很多破旧的泥砖房需要拆除,但协调群众拆除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我就和各村支书交流后,认为实行“地票制”是个好抓手,能实实在在保护群众的权益,经过与街道和各村相关人员讨论,最终形成了具有城西特色的“地票制”。许文霆:因为我街道处于城乡接合部,部分区域已纳入城市管理。同时,近年来的几次土地规划调整,很多群众害怕拆了之后宅基地就会变为耕地,到时候想重建会出现不符合地类要求的问题,这是群众的第一个顾虑。第二个顾虑就是征地拆迁之后的赔偿标准。针对这两个顾虑,此前上级还没有明确的政策指引,我们街道也希望尽可能地消除群众提出的顾虑。后来,春泉同志向我反馈他学习了别的地区一些先进经验,认为可以推行“地票制”。我们集体认真研究了这个方案的可行性,也征求了一些职能部门的意见。虽然也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但街道党工委研判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实实在在能保障群众利益的措施,就决定去推广它。Q2:觉得“三清三拆”难度大吗?梁春泉:我觉得挺有难度的,因为是和群众打交道,要拆他们的房子,最终要看村民的意愿。如果做不通村民思想工作强拆的话,就可能引发一些矛盾。我们只要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村民同意了,这件事就比较好解决了。朱远超:需要拆除的房子基本上都是非常破旧的,或者是泥砖结构的。我们刚开始推进这项工作的时候,大多数村民都是不同意的,他们认为,不拆的话,他们还有一个房子,如果征收按照现在的征收补偿,泥砖房还有到块钱一平方米,拆了就啥都没了。还有村民跟我们讲,拆了房子,过年过节回来想拜个祖先都没有地方,所以当时这些村民都是很抵触的。Q3:房屋拆除工作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许文霆:我们街道今年有座房子需要整治,这些房子不一定是要全部拆完,把它修复好也是可以的,到目前为止还剩下23座,这个月内我们就能全部完成。前期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为群众不理解,6月18日推行“地票制”后,我们7月份的清拆工作就开始提速。Q4:刚看到“地票”这项政策,心情是怎样的?朱远超:去年,我们跟春泉书记去学习的时候,也是第一次听到看到这么好的一个经验,我当时就觉得这个办法挺好,能给群众留下一个凭证和抓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和推广。当时我们回来之后,一直也在谋划这件事,所以当街道正式推行“地票”时,我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个可行。为什么觉得可行?因为群众心里担心的几个问题,一个是这块地拆了之后还属不属于自己,在村民的心目中,那一间房子不是最重要的,这么多年不拆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不舍。所以我们街道刚开始的时候,其实都是鼓励村民修缮的,帮他们留住乡愁。但后来有的村民不修也不拆,既不美观,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最后还是要通过做思想工作去把它拆掉。“地票”解决了群众第一个顾虑,就是这块地还属不属于自己。第二个,这个也为群众将来重新盖房子留下一个凭证,证明曾经有一座房子在这里,确保土地性质不变。第三个,这个凭证登记的信息都是一家人的,在某种程度上也能解决家庭内部纠纷。所以说“地票”好处多多,是值得我们去推广的,最起码群众心中几块大石头能放下来了。阮重强:我当时一听到有“地票”的时候,我是很支持的。因为换位思考,如果是我自己的老房子,有了“地票”的加持后,也会更放心。因为它里面有身份证复印件、户主签名,还有村民小组、村里的清拆认定小组成员也要签名,村委会也会签名盖章,我觉得很放心。搞好手续之后,户主有一份,村委会有一份,街道备案一份,是很有保障的。Q5:“地票”推出后有什么改变?朱远超:6月18日之前,当时“地票”没出来,我们基本上都拆不动。许多村民有顾虑,不明白为什么要拆他们的房子,担心到时候土地会不会被村委会收走,因此会抗拒这件事情。刚开始推出“地票制”时,群众都不懂,不清楚这个是做什么的,包括我们自己没有去学习之前,也没有听过。群众就觉得这个东西是随便给他们搞一张纸在这里。我们就跟村民介绍,我说我们也不是第一个推行“地票制”的地方,我们就拿出之前在梅州参观学习到的经验,跟他们讲,给他们展示其他地方的相关文件和“地票”样式。我们也召开了村民大会,在村里开会去讲道理,做工作,把一些经验给他们讲。讲完之后,大部分的群众思想都通了。阮重强:做群众思想工作的时候,我就拿着“地票”样板,给村民讲解里面的内容,使他们放心。跟村民解释,“地票”村委会会盖章,村民小组长会签名,身份证复印件也放在这里,遇到国家征地拆迁,“地票”还可以作为一种补偿的依据,所以村民就比较放心,配合我们去拆除破旧房子。Q6:通过这件事,给大家的启发是什么?许文霆:在基层做工作,我认为有两点尤为重要。第一,要想群众所想,要心系群众。群众有顾虑,我们要努力帮他们解决,但是又不能完全跟着群众的观念走,而是要用正能量的观点和思维去说服他们,让群众放心,确保工作顺利进行。其次,要有担当精神。虽然这个政策在其他地方已经成功实施,但在我们这边还是会有一些顾虑,比如我们街道做究竟行不行,有没有违反相关规定。最后还是要有担当,这个事情本身就是为群众的利益着想的,而不是为了我们单位或村委会的私利,既然是这样,我们就敢担起这个责任。我们通过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讨论这个事情,党政班子是同意的,先闯出条路来,以后遇到什么问题,我们再逐步完善。梁春泉:我觉得做群众工作,最重要的是能够说通群众,能够让群众心甘情愿配合我们开展工作。其实群众很多时候心里也没底,“地票”其实就是给他们一个凭证,让他们觉得有证明在手上,心里就会踏实,就会配合我们干部来开展工作,那么以后开展工作就会比较顺畅。我觉得最大的一点是用这个东西,能够对群众起到一个定心丸的作用,让群众安心、放心,我们也好开展工作。朱远超:人居环境整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有长远的眼光,不仅靠自己的思维,还要多走走、多听听、多看看,借鉴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人家已经在前面给我们跑出了一条路,我们为什么不走呢?我们甚至可以在他们的基础上再总结一下,再加入一些我们自己的创新思维。赵强陈凤通讯员陈文婷刘昌荣巫雅柠巫雅柠巫雅柠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jiagouwu.net/byyzm/1201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