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坚守18亿亩耕地保护红线,确保了国民粮食安全和国家战略安全的根基。在这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作为耕地的高级类别,国家也设定了15.46亿亩的保护底线。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将把所有永久基本农田升级为高标准农田,这体现了国家对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的高度重视。
今年我国自然资源部和农业农村部共同宣布,开始公开征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尽管此办法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尚未正式实施,但其内容已明确显示出国家对实施严格耕地保护制度和坚守基本农田红线的日益重视。
非农业活动严禁占用
依据该办法,严格禁止将基本农田用于挖湖造景、绿化带建设和草皮种植等;同样,用作临时用地的制梁场和拌合站也不得占用基本农田;在城乡建设、生态保护红线设定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过程中,也不得调整或占用基本农田。
涉农生产中的禁令
某些属于农业生产的活动,如发展林果业、建设畜禽或水产养殖设施,也不允许占用基本农田。
一些人对此表示不解,问为何只能种植粮食而不能从事养殖或果树种植?这是因为粮食作为基础的口粮保障非常关键,只有当口粮充足时,我们才能确保肉类和水果的供应。而为了确保口粮充足,保持15亿亩基本农田种植粮食是必须的。
因此,那些希望种植果树或从事养殖的人必须注意,绝对不可在基本农田进行这些活动。不要不顾后果,贸然行动,否则最终损失的可能是你自己。不信的话,下面将介绍一些国家作为典型处理的案例,你会看到这种行为的严重后果。
至于我们承包的耕地,需要弄清楚哪些属于基本农田,可以向当地乡镇或县级自然资源和农业农村部门咨询。
基本农田设有储备区
对于国家重要项目需要占用基本农田的情况,国家采取“占多少、补多少”的原则,通过划拨储备区中的土地进行补偿。本次办法也明确了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划定和标准。可以纳入基本农田储备区的土地包括新增加的耕地和恢复的优质耕地,如一些园地、林地恢复成的优质耕地。
此外,储备区的耕地不受基本农田的管理制度约束,即在管理上相对宽松。
基本农田的非法占用将受到严厉惩罚
今年,自然资源部公布了12起农用地非法占用的典型违法案例,其中包括9起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的非法占用。
这些案例包括非法挖掘、建立畜禽、水产养殖设施,用作垃圾场或倾倒堆放渣土的行为,以及用于经营停车场的行为,其中还涉及村集体与企业的违法占地行为。
针对这些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行为,国家将进行严厉惩处,不仅是纠正和治理,拆除违建、恢复土地原貌和种植条件,还会对违法的个人和单位或组织负责人进行惩处,包括刑罚和罚金,一项也不可缺。
国家将这些典型案例在全国范围内通报,一方面是表明国家对违法占地行为的坚决治理态度和高压态势,另一方面是对广泛存在的乱占基本农田行为进行警示和规劝,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对农村的非法占地行为形成震慑,同时也为相关主管部门处理此类案件提供参考和借鉴,督促其认真履责、有案必查、涉刑必移。
15亿亩基本农田的保护是我国粮食生产和口粮安全的基石,我们必须珍惜每一寸土地。这也是国家再次出台新规,提升基本农田保护措施的原因。随着保护措施的加强,对于乱占滥用基本农田的行为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厉惩罚,不仅包括拆除违建和恢复原状,还包括对违法责任人的严重惩处,例如罚款加入刑。
#百家快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