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8天考前怎么冲刺哈三中老师来

寻常性白癜风能治好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624592.html

年高考将于6月7日至8日举行,临考最后一周冲刺阶段,学生该如何利用好有限时间更好复习,踢好高考复习“临门一脚”?一起来听听哈三中老师咋说……

历史

哈三中历史备课组组长孙旭

孙旭,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参加工作以来,长期担任备课组长及班主任工作,所教班级在历年高考中皆取得优异成绩。

考生在最后一周历史学科的复习上要构建知识体系,把握命题意图,注重勤练反思,强化规范书写。

“现阶段,学生在理论层面上掌握了全部的知识内容,大量的刷题成为很多学生在高三学期对待历史学科的复习方式,”孙旭老师提醒考生,虽然进入到最后一周冲刺阶段,但知识整理、强化理解复习这个环节仍然必不可少。要对知识形成属于自己的体系,不管你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表格、时间轴、思维导图)、以哪种角度为切入口、整理的水平高低都无所谓,只要你能整理出来,这个知识体系就是自己的,也是记忆最扎实的。

孙旭老师建议,要明确考试题的立意要求。“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讲难度很大,同学们可以在最后冲刺阶段查看复习《试题分析》,其对高考题的解析要比一般教辅书籍附带的答案解析更能准确反映试题对我们的知识、能力、核心素养的考察”。认真研读历年试题的试题分析,是能近距离准确理解命题人意图的方式。

孙旭老师还强调,要强化考试中的规范书写。书写不规范包括书写字迹不清、潦草,书写答案缺少逻辑、无序化,采分点表述不专业,角度重复,语言啰嗦。这些是同学们的共性问题,成绩好的和不好的同学都会不同程度的出现。针对这个问题,在主观题的解答中,考生们应在书写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对于答题无序化的问题,要尽量克服,用序号化的方式强迫自己分点、分层回答问题。语言表述的专业性这个可能不是短时期内造成的问题,但是可以通过去记忆、揣摩高考真题的参考答案,就像英语作文范文一样,至少有些固定的内容是可以达到专业化表述的。

数学

哈三中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司其君老师

司其君,中学高级教师,哈尔滨市班主任标兵、市级骨干教师、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哈三中市级人才领军梯队核心成员,至连续两届担任哈三中南岗高三学年数学备课组组长、南岗实验班班主任及尖刀班教学工作。年参加工作,至今完成8届大循环,19年班主任工作经历,所教届毕业班有十几人考入清华北大。届毕业生秦家琰获得第31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暨冬令营(简称CMO)金牌,现就读于清华大学,届毕业生王本宇获得第34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暨冬令营(简称CMO)金牌,已被清华及北大降至一本线录取。

哈三中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司其君。司其君老师告诉记者,考生在最后一周的数学复习上要有明确的每日计划,特别是做好教材复习计划、各章知识点的复习计划,以及近5年高考黑龙江卷做题及分析计划。

司其君老师建议考生在考前至少看一遍教材,比如必修三及选修2-3的概率统计部分,其中涉及一些易错及容易忽略的知识点和例题,例如:极差的概念(必修三第66页)、相关系数的意义(必修三第92页)、随机模拟方法(必修三第--第页包括例6、第--第页包括例2例3例4)、正态曲线(选修2-3第71页)、残差图(选修2-3第85页)、非线性回归方程(选修2-3第86页例2)等。还有必修三算法中的一些命令及符号,如SQR、\、MOD、/、ABS等。再就是算法案例中的除K取余法、必修一中的精确度等等。他说:“这些知识可以选择在6月初的两三天内看完就可以,如果不是很熟悉,就重复看一遍。6月4至5号预留半天的时间再过目一遍教材。”

司其君老师还强调,考生最后一周要做好各章知识点的复习计划。通过一二轮复习,同学们对各个章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题型已比较了解,考前最后一周可以利用两到三天的时间去翻阅一轮复习笔记,主要是看一下概念、公式、结论、题型及方法。这个过程时间不允许详看,可以跳过一些例题的具体计算环节,只整理思路,压缩内容,形成最后记忆。在考试中能做到不会因为遇到陌生的概念而读不懂题;不会因为忘记常见公式、结论、题型而影响解题思路。

“还要做好近5年高考黑龙江卷做题及分析计划,手里准备好至年的高考试卷,目的是熟悉近5年的高考试题,这样到了高考的考场就会觉得一切都在预料中,不会感到陌生,也就不会引起因为陌生带来的恐慌,”司其君老师说,要用两种方式来使用这份资料,一是以年份为序,从头到尾做一遍,每天一套,在6月4日前完成最好,有困难的同学也可以只做-三年的,主要是感受一下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熟悉高考试题的结构及其分布;二是以知识点为序,纵观这5年的高考题,比如每年立体几何考几个小题、考哪些点,解析几何考几个、怎么考,哪些题型几乎必考,哪些题偶尔考。再比如看看立体几何的几个常见考点:平行垂直关系的判断、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三视图、和球有关的组合体的分布情况;集合、复数、程序框图、线性规划等高频考点的考察是否还很密集。

最后,司其君老师建议考生,最后一周的作息以恢复为主,包括恢复体力、精力。注意两点,一是正常的睡眠时间,二是放慢复习的节奏,不要再象之前那么拼,力争恢复到以充沛的体力和清醒的头脑进入高考考场。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只要恢复到最佳状态即可,没有一定要几点睡、睡几个小时的固定模式,正常就好。他说:“对于初次参加高考的同学们,难免会有一些焦虑和紧张。每一届高考前期我都少不了对学生的心理疏导,事实证明高考发挥失常的同学少之又少,不是我的疏导起了作用,而是进了考场答起题来就忘记了紧张,真正的紧张就是在考前的胡思乱想。所以我们不要在考前吓唬自己,不要瞎想,进了考场短暂的紧张之后马上会恢复正常的,最后还是拼实力,所以抱着一颗平常心,轻松面对高考”。

地理哈三中地理教师王清斌王清斌,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高级教师,哈尔滨市地理学科骨干,哈尔滨市优秀教师,哈尔滨市优秀共产党员,高考阅卷指导教师,具有多年高三地理教学和班主工作经验。主要参编书目:《中学地理复习考试地图册》、《高考地理总复习考点引领地图册》、《中学地理复习考试图册》(完全版)、《新高考区域地理导学》、《新课程课堂教学技能指导与训练》等。

考生在考前最后一周要调整心态,整理思路,注重归纳一些地理的方法手段、有效地降低失误、弄清解题的要领。

“从以往的结果看,基础不牢是丢分的主要原因,而能力不强、思维不活跃则是得不了高分的关键,”王清斌老师说,因此在冲刺阶段提高学科能力是决胜高考的必由之路。高质量的知识结构、灵活的图表分析技能和良好的答题技巧是提升学科能力、提高地理成绩的关键因素。在这一阶段,复习基础知识要侧重宏观,注重完善知识体系。

王清斌老师建议,考生现阶段可温习错题,回归基础,将知识“内化”,重新研究以往错题(尤其是高考真题),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将知识点回归教材相关内容,查缺补漏使知识得以升华。要熟练工具,重识原理,历年的高考试题都十分重视对考生读地图、用图和绘图能力的考查,考前一定要反复熟悉《世界地形图》和《中国地形图》,宏观与微观相结合,有助于区域定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其重要特征,教材中主要是以自然地理环境为学习内容,考生可将其拓展为整个地理环境。试题中的绝大多数都可以用整体性和差异性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予以解决。

王清斌老师提醒考生要立足主干,


转载请注明:http://www.lejiagouwu.net/bydzzhzlff/867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